耶鲁大学哲学公开课《死亡》10 人格同一性(一)跨越时空的同一性
哲学,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,哲学思维就是教人严密推理的课程。
上一阶段围绕柏拉图的观点推论灵魂的有无,结论是倾向于:没有灵魂。尽管还没怎么涉及相对的物质论者physicalis(唯物主义?)的观点,但已经先把“有灵论”给打倒了。
大仙说,do I need to disprove the existence of souls? "Well, there's no soul here, no souls there." No. What I need to do is to take a look at each argument that gets offered for the existence of a soul and rebut it--explain why those arguments are not compelling. I don't need to prove that souls are impossible. I just need to undermine the case for souls. If there's no good reason to believe in souls, that actually constitutes a reason to believe there are no souls. 瞧,这就是技巧之一。为了让自己观点成立,先驳倒对方再说,在二元对立的情况下,比如灵魂有无的问题就是如此,只有“有”和“没有”,没有中间地带。但有些问题并不能非此即彼。
此后四讲(含10)为围绕同一主题:假设人类无灵的情况下推断 personal identity(我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翻译,身份认同?身份确认?)
通过时空进行身份识别?总之,这是一个对于“我是谁”,以及不同时空里不断变化的人的分析。不过大仙观察的是时空,他使用了一个词,space-time-worm 时空虫,来解释不同时空下物体的变化以及身份确认。
十年前我写过一篇小文,很幼稚地质问过这个高深的问题:我是谁?或者“人”是什么东西?人的本质是什么?比如将我的器官全部都移植为别人的之后,那么“我”还是“我”吗?这竟然是这个课堂上的主题:personal identity。
在这里大仙给出了一个答案:The key to personal identity, according to the soul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, the key to personal identity is having the same soul. 灵魂是同一个,就是同一个人,反之相反。起码这是个暂时的答案,假如还不能说是真理的话。